林顺潮:港资医疗机构拥抱改革开放“大时代”

来源: 中新社          发布时间: 2018-10-31

林顺潮:港资医疗机构拥抱改革开放“大时代”

  林顺潮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40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个腾飞期,一个大时代,能够参与其中,是人生一大乐事! 中新社记者 谭达明 摄

  “40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个腾飞期,一个大时代,能够参与其中,是人生一大乐事!”从师者到医者,由香港到内地,在CEPA框架下首入内地、开设全港资专科医院的林顺潮,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就是在“全情拥抱”这个“大时代”。

  本世纪初,林顺潮倡议提出了作为“亮睛工程”先导计划的“关心是潮流”慈善行动,获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千万港元资助,前往内地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医疗扶贫,以800元人民币的成本价,为当时还未被新农村合作医疗计划覆盖的农民进行白内障手术。

  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自此,香港注册医生可免试进入内地执业,港人可在内地申请设立全资医疗服务机构。林顺潮形容,CEPA对港人来讲是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的“重大里程碑”。

  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的林顺潮,很快接触到国家轰轰烈烈的“新医改”——此前以公立医院为主要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发展路线,将慢慢转向公私营并重发展,“两条腿走路”,林顺潮开始萌发来内地办医的念头。

  “40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个腾飞期,一个大时代,能够参与其中,是人生一大乐事!”从师者到医者,由香港到内地,在CEPA框架下首入内地、开设全港资专科医院的林顺潮,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就是在“全情拥抱”这个“大时代”。 中新社记者 谭达明 摄

  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深港两地在文化、制度等各方面存在差异,起步阶段,林顺潮遇到很多困难,他甚至连一个专业的眼科护士都招不到。

  “本来我们跟广州的一些护士谈好了,但后来他们又问我,来深圳我住在哪里?太太说小孩要上学,可以解决吗?”包住宿、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这些曾经是内地公营机构的“福利”,让林顺潮深刻感受到两地文化上的鸿沟,“最后我们从香港招了四名护士,做护士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培训工作。”

  2013年林顺潮为自己在内地的第一间医院选址深圳。除了地利优势,林顺潮最看重的,是深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是“出了名的排头兵”。作为先行先试的特区,深圳改革经验丰富,“全国都在看深圳,改革先去深圳试,试过之后问题不大,或者能解决、优化,才在全国推广。”

  深圳没有辜负林顺潮的期望,除在选址审批、楼宇规格等方面政府都给予充足的灵活性,还在宣传推广方面为林顺潮注入强心针,医院的开幕仪式,时任深圳市长许勤和香港特首梁振英出席。

  在内地扶贫、从医十多年的经验,也让林顺潮见证内地医疗环境的全面提升。“从患者对眼疾的认识、愿意接受手术的程度、对手术的需求,再到政府对基层医疗的支援,以及业界自身高水平发展,都提升得很快。”

  林顺潮告诉记者,15年前,全中国一年做的白内障手术不超过100万例,现在达到差不多400万例。他认为,这离不开近年内地政府在基层医疗和农民保健上的大力推动,“‘新农合’在很多项目上的补贴超过千元”。但更重要的是,社会步入小康导致患者观念不断改变,上了年纪眼盲耳聋很正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社会发展。

  林顺潮认为,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完全是一个奇迹”,全世界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在社会如此稳定的情况下,将经济发展得如此蓬勃,改革开放真真正正为人们带来了安居乐业,体现在医疗领域,“全世界还有哪个国家会说,‘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会将健康摆上这么高的战略层面呢?”

  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林顺潮认为,新形势下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开放稳步推进、落到实处。他尤其看中在2017年动工、全程逾800公里,连接中国、泰国及老挝的中泰铁路,“有了这条高铁,泰国北部不少病人可以直接去昆明看病。”他还透露,除在云南昆明办医,未来或在泰国曼谷开设医院,届时患者能通过高铁两边贯通的优势,双重选择。(阮晓)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9983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