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28日,香港力嘉纸品公司老板马伟武在深圳的工厂正式开张营业,同一天,他的小儿子马楚力出生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改革开放春潮涌动,诸多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发展动能持续释放,市场机遇逐步显现。与此同时,香港工业发展正盛,工人严重短缺,工业用地供不应求。像马伟武一样,很多港商把投资目光投向了一河之隔的深圳。
“我到深圳考察后,就决定转战内地,这是我们的机遇。”马伟武在横岗的观音山脚下租了600平方米的厂房。尽管当时那里一片荒芜、交通不便,企业还面临原材料和成品进出口手续繁杂等问题,但经济特区的优势很快显现出来。
“不仅土地、人工成本优势明显,政府部门还经常主动上门询问企业的诉求和建议,很多都及时满足。”马伟武介绍说,随着内地经济发展,纸品市场需求旺盛,公司订单雪片般飞来,产值屡创新高。
1989年投资兴建横岗力嘉纸品大厦、1990年引进美国制造的瓦楞纸板生产线、1993年引进德国印刷设备开展印刷业务……力嘉逐渐成长为包装印刷业的“巨轮”,产品覆盖纸箱及彩盒包装、彩印及数码快印,客户遍及欧美、日韩和东南亚。
像马伟武一样,港商在内地投资创业的传奇比比皆是。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同时也带来国家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解决了大批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使珠三角成为影响世界的加工制造基地。
商务部统计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港澳资一度占内地吸收外资总额的80%以上。
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珠三角的业务主要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方式展开,被俗称为“三来一补”。其中,家电、玩具、衣服鞋袜、印刷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了重要位置。
2008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产业梯度转移影响,之前香港遭遇的土地、人工成本高以及招工难等“魔咒”在深圳重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紧迫课题。
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再次发挥了作用。深圳市政府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引导企业从产业链低端的制造加工环节,向前端的研发设计及后端的产品营销、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等“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2008年,父亲决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我也在这一年正式进入公司。”马楚力说,当时他22岁,作为第二代港商承担起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重任。
2010年底,力嘉开工改建横岗2万平方米的旧厂房,筹建创意文化产业园;2011年5月,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一期正式运作,园区一楼设有印刷历史博物馆、书画艺术品展馆、多功能会议厅等,楼上是企业入驻区域。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带动文化创意氛围,从而推动产业发展。现在入驻园区企业已有50多家,形成了健全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马楚力说。
马家父子的经历是众多港商“接力转型”的一个缩影。伴随改革开放步伐,广大港商的投资领域逐步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电子信息、高端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跃升。
在前海管理局、深圳青联与香港青协三方发起成立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香港“90后”郭玮强创立了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给钱包、行李箱、雨伞等个人随身物品加入防偷、防丢、定位等智能化元素,开发软硬件配套功能。
仅两年时间,公司由只有3名港籍创业者发展为拥有10多人的深港融合团队,成功申请了13项专利权,并达成A轮千万元级意向融资。
“香港优秀高校多、研究基础好,我们把香港的研究成果带到深圳来,结合完善的产业链优势,加速产品落地。” 郭玮强说,希望能“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将企业自身发展与内地转型升级的需要结合起来。
同样来自香港的彭奕亨,今年3月来到“梦工场”。他欣喜地发现,在这里创业不仅有个税优惠,还可享受人才房等便利政策。仅半年多,公司研发生产的智能电动滑板已打入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市场。
统计显示,自2014年12月成立以来,“梦工场”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40个,其中港澳团队169个;超半数项目成功获得融资,累计融资总额逾15亿元。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相继开通,让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港商与内地产业同步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没有改革开放和内地广阔的市场,港商发展不到今天的规模。我们希望把握国家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机遇,更好实现自身企业转型升级。” 马楚力说。(记者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