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近日,紫荆杂志记者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话题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
改革开放缔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记者: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40年历程,您如何评价40年来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
姚景源:要概括这40年间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认为可以用老百姓的眼光去观察、从最普通人的生活去观察。40年前,我们中国人还在为吃饱肚子发愁;而40年后,我们有相当数量的人士却在为减肥苦恼。40年前,我们为拥有一辆自行车感到幸福;而40年后,许多中国家庭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小汽车,并且甚至还在为汽车造成的道路拥堵而发愁。40年前,我们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68岁,现在是76.7岁,我认为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
我曾经是做统计工作的,如果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679亿元﹙人民币,下同﹚,2017年已增长到827100亿元,40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为9.5%,名列世界前茅。
所以,我们确实可以看到,改革开放40年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它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记者: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令世界瞩目,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中国能成功?
姚景源: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才出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我认为从经济角度看,改革开放其实可以归结到经济学上的制度变迁。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一个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时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应当说这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础。于是,我们开始放弃过去那种僵化的、没有效率的计划经济。我们的改革先从农村、企业开始,我们让农村家庭、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帮助他们自负盈亏。
另一方面,在改革开始的时候、逐步深化的时候,我们同时也进行开放,我们打开中国的大门欢迎全世界的资本。打开大门之后,大量的外国资本得以进入中国,它们和中国的比较优势相结合,于是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崭新的局面。
总结来说,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在这40年间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根本就在于改革开放。那么改革开放的本质又是什么?它是一种制度变迁。这个制度变迁其实又可以把它具体到我们对市场认识的不断升华以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我们从最开始的计划经济转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来又发展到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再到发挥市场的重要作用。中央十九大我们又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40年来我们对市场认识在不断地升华。与此同时,我们的市场机制也在不断优化。
在开放过程中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记者:在近期举行的几大国际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可是我们也看到当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您如何看待中国扩大对外贸易的趋势?您认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会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姚景源: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市场经济在当今世界各种经济模式当中是最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那么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什么?是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市场经济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全世界都在围绕着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点开展经济活动,这也是令整个经济充满生机的一个根本原因。
现在贸易保护主义看起来似乎是损人利己的,但实际上它也是对实施国自身的一种阻碍。现在是一个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整个世界的互联互通不断加强。在这种状态下,大家确实应当抱有一个开放的心态,而贸易保护主义是对整个世界经济的一种制约。虽然在过去的全球化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不应当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对全球化这样一个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存有疑虑。
对中国来说,我们已经多次强调要为经济全球化作出更多贡献。我们首先翻看中华民族的历史,其中最繁盛的时期,一个是唐朝,它由于开放的丝绸之路而获得了繁荣;另一个是清朝的康干之治。后来大清晚期闭关自守,于是就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开放,我们的民族就能发展,我们的国家就能发展。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在改革开放这40年来看,开放是我们这个民族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并且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当在开放的过程中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最近几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从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再加上刚刚在上海闭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及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习主席讲得最多的就是开放。
关于中国扩大开放对世界的影响,比较典型的是“一带一路”倡议,事实证明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不断加强,贸易投资额明显增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例就是进口博览会,中国是全世界首个举办进口博览会的国家。中国已经从过去温饱还没有根本解决到现在解决了温饱、摆脱了贫困,我们还在走向全面小康,中国的消费结构还在不断升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现在张开双臂,向世界开放一个拥有13亿9千万人口的巨大市场,将为整个世界经济走向新的阶段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两年已经达到30%,我们希望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未来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在开放举措上,中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在陆续出台。在利用外资方面,过去我们更强调的是“引进来”,现在我们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过去我们更多的是讲出口,现在我们是出口和进口并重。其它方面比如自贸区,最早只有上海浦东一个,现在我们已经建了十几个,甚至要把海南整个省都建成自贸区。另外,中国还在不断地完善负面清单制度,下一步要在金融业、制造业和一些现代服务业领域持续扩大开放。
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记者: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您认为未来中国应如何持续推进改革开放?
姚景源:习主席提出改革开放再出发,在经济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任务是推动中国经济由过去那种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进行根本转变。我们不要否定过去的高速发展,但是长时间的追求速度也确实累积了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令我们很多方面都不适应或者叫做不协调。
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大量的资本、资源和劳动力投入来拉升。发展到了今天,速度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客观地讲,如果我们还像过去那样追求高速,也难以做到,而且我们整个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会进一步地显露,矛盾也会进一步激化。
那么,什么叫高质量发展?我认为有四点。第一,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为根本驱动力的发展。习主席今年两会期间参加广东团审议时讲了“三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认为非常重要。
第二,高质量发展应当是绿色发展。过去的高速发展是高能耗、高物耗的,结果是高污染。习主席说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举个例子,贵州省过去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全国排名靠后的,但是这一两年来它的增速基本处于全国前三位。什么原因?因为贵州为了保护绿水青山,在整个产业布局上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就是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如今,贵州成为了我们国家的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贵阳市的数字经济占到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
第三,高质量发展应当是在一个更加开放的格局下的发展。总结这40年,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建立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然而我认为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来说,开放其实提供了更大的推动力。我们来看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那个时候,国内有人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存有疑虑,担心受到负面影响。我记得当时对两个产业议论得比较多,一个是汽车,一个是农业。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两个产业恰恰是在加入世贸之后获得了飞速发展。所以说,正是开放令中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来,在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确实收获了经济全球化的红利,而中国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改革开放再出发,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要积极地扩大开放。应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在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上创造一个更加崭新的局面。
第四,高质量发展应当是以民生改善和老百姓获得感为根本考核的发展。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讲应是为了民生改善。以往我们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是追求速度、追求GDP,这其实与老百姓的获得感是有距离的。今后如果能把中国经济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我们就可以感触到或者推导出,会创造出比前40年更为辉煌的成绩。
内地高质量发展将为香港产生新增长空间
记者:您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对国家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香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窗口”,在未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如何与祖国一同再出发?
姚景源:香港确实是为内地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改革开放之初,内地对外部世界不太了解,包括对国际贸易的一些规则也不懂。我本人年轻时曾担任过商务部国际司亚洲非洲处的处长,参与过同香港进行的许多国际贸易活动,但当时我们多是经过香港转口。应当说,那个时候香港对内地的货物进出口贸易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当然,香港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发展。
现在也有人问我,内地经过40年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在世界排第二了,现在我们都已经能够直接开展对外贸易了,这个时候香港还有什么作用呢?对此我认为,在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仍将继续发挥“一国两制”优势,“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
实际上,随着改革开放再出发,内地要从高速度走向高质量发展,这时内地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就会为香港的发展产生更新的增长空间。 比如,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现代服务业。近期我多次去到前海,感受到现在内地和香港之间差距较大的就是服务业。另外,两地在会计事务、法律事务、医疗、教育科技等方面也都存在一定差距。
习主席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香港的人才、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将来都能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舞台上施展才干。我认为,这个舞台应当大于我以往所经历过的货物贸易阶段的那个舞台。(记者 冯琳)
姚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