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日,位于香港港岛西湾街22号的“大同学校”在校内升起一面五星红旗。这所爱国学校由周捷君、吕怡和夫妇于1946年创办。他们的六名子女近日团聚重走学校当年的两处旧校舍。父母是香港坚定爱国力量的一份子,六兄妹从小耳濡目染,在爱国立场上团结坚定,并认为爱国是“底线”。
“大同学校”最初的校址因为拆迁已经失去原貌,1964年至1976年的校舍西湾河成安大楼现在已经成为居民楼。三哥周兆康告诉记者,最初迁校至成安大楼时,二楼有一半是课室,后来学校在街坊的认同和支持之下,扩建至二楼全层。鼎盛时期,“大同学校”的小一至小六学生人数超过700人,并且还增设了幼儿园。
周兆康忆述,“大同学校”在开学礼、毕业礼、国庆日等重大日子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很多教职员愿意领着底薪来爱国学校教书;学校实行爱国教育和文化教育两手抓,很多旧生结婚生子后也将自己的子女送回学校就读。他指出,港英政府对于爱国事业一直存在打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策。纵然情况艰难,但因为港英政府当年对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所以靠私营方式运作、自负盈亏的香港爱国学校仍有生存空间。周兆康说,到上世纪70年代情况开始转变,政府开始办免费教育,爱国学校出现较大困难。1976年,“大同学校”和另外两间学校合并,至1979年结束办学。
关于“大同学校”的教学方法,六妹周月龄记忆犹新。现任中文教师的她记得,“大同学校”每周有两节中国历史课和两节中国地理课。母亲吕怡和这样讲地理课:你们知道吗?东北平原的土地是黑黝黝的,土壤肥沃,果子又大又甜;新疆的葡萄和哈密瓜好吃,他们的坎儿井,使用地下道和地下水去灌溉。
周月龄长大后赴黑龙江旅游,见到那片黑黝黝的土地,感到非常高兴。“原来真的是这样。”她说,讲故事的教学方式需要老师带有感情地去教学生,学生知道这个地方,不由自主地便有了感情;而如果老师本身不爱这个国家,讲课就很难有感染力。
为亲眼见识小时候地理课中提到过的中国河流,周月龄近年专程乘搭飞机、火车和汽车,从河流的源头,到上游中游下游全部跑一趟。“我对中国大地非常地向往,所以就有这个想法。”周月龄说,地理课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如果香港的小学每周有一节中国地理课,“已经是很好的开始”。
1999年,周氏兄妹选定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龙南镇石联村重建“石联大同学校”,以延续父母毕生爱国教育事业的心愿,以及支持内地的农村教育。周氏家族的故事曾被拍成微电影《大同》,由六兄妹亲自参演。他们希望以此记录和传递父母的大同理想和大爱精神,发扬爱国、团结、坚持的理念。五弟周兆强说,这部微电影曾经在香港做过两场放映会,颇有教育意义,期望能够成为爱国教育的教材。
“我小时候很调皮,如果用口哨吹国歌,大哥二哥要打我的,因为是对国家不尊重。”周兆强表示,六兄妹在爱国立场上团结坚定,家族中第三代的年轻人目前也有人投入到宣扬“大同学校”的事宜中。“爱国,这是一个底线。”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