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民族文化架起交流桥梁——香港青少年在内地研习民族文化侧记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 2024-07-08

  香港与贵州相距上千公里,一趟民族文化研习之旅却拉近了两地之间的心理距离。

  7月1日至6日,来自香港宁波第二中学、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的46名师生来到贵州开启为期6天的仡佬族文化研习之旅。

  香港青少年一行相继到访仡佬族聚居的遵义市务川县、铜仁市德江县。探访古村落,体验多彩非遗文化,与仡佬族学生交流结对……从陌生到相识,他们在亲身体验中真切感受到多民族融合发展的中华文化魅力。

  一堂生动的“民族文化课”

  “仡佬仡佬,开荒辟草”“干栏而居,贯首而服”“狮舞高台,灯走四方”……在务川仡佬族民族文化博物馆里,集中展陈了仡佬族农耕、建筑、服饰、年俗等非遗文化,让到访的香港师生们印象深刻。

  在参观时,展柜里那些历史悠久、工艺精巧的文物,以及博物馆里声光电融合的展陈形式,让仡佬族文化变得更为具象,也加深了香港青少年对仡佬族文化的理解。

  “此前查询了一些与仡佬族相关的资料,实地看过文物、听取讲解后,获得的信息更多了,理解也更深了。”香港宁波第二中学初三学生许乐俊说。

  走出校园,走进乡村,香港师生们这趟跨越山海的研学之旅,旨在了解多彩的民族文化,感受多民族融合发展的中华文化魅力。

  学方言、做酥食、玩“篾球”……探访拥有700多年历史的仡佬族古寨——龙潭村,香港师生们近距离观察着仡佬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7月3日,香港学生在贵州省务川县龙潭村展示制作的扎染作品。新华社记者 骆飞 摄

  捆扎棉布、浸水压紧、染缸上色……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香港师生们认真地体验仡佬族扎染技艺。

  “哇!这也太漂亮了!”“你看,大家染出的花纹都不一样!”同学们纷纷展示作品时,小院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同样的教学,但最终每个人呈现的作品都不一样,扎染技艺既古老又充满创造性。”看着大家纷纷晾晒染布,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学生郭晨皓不禁感叹。

  “研学的过程就是一堂生动的‘民族文化课’。”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副教授杨春艳说,香港青少年走出课堂到仡佬族聚居地亲身体验实践,能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独特性、延续性、统一性的认知,提升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

  吃“六和宴”、踩“六和桥”、跳“和舞”、唱“和歌”、喝“和茶”、饮“和酒”,在讲解仡佬族文化时,杨春艳特别提到仡佬族的“和文化”,这让很多香港学生产生了兴趣。

  杨春艳说,以竹子为图腾的仡佬族,注重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价值和理念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沉淀,逐渐成为当地人的生活哲学,体现在建筑、服饰、饮食、习俗等诸多方面。

  在体验扎染时,香港宁波第二中学学生黄宇彤对以板蓝根制作的植物染料很感兴趣。“之前只听说过板蓝根是一种中药材,没想到仡佬族还用作染料,既保留了大自然的颜色,也很生态环保。”在展示亲手印染的作品时,她很喜欢植物印染后布料上残留的淡淡清香。

  7月3日,香港师生在贵州省务川县龙潭村体验仡佬族剪纸技艺。新华社记者 骆飞 摄

  制作“篾鸡蛋”时,香港宁波第二中学的杨子歌失败了很多次,即便双手被韧劲很强的竹篾磨得生疼,他也没有放弃。尽管最终未完成“篾鸡蛋”,但他打算回香港后继续研究。

  “篾鸡蛋”又称“篾球”,是一种用竹篾片编成、形似鸡蛋的圆球,是仡佬族独有的传统文体活动——打“篾鸡蛋”的主要用具。打“篾鸡蛋”集庆礼和竞技为一体,并于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杨子歌说,这样的民族技艺能传承至今,足见国家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视。他认为,制作“篾鸡蛋”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技巧,更需要耐心、细心,这也是生活和学习遇到困难时需要坚持的品质。

  香港宁波第二中学老师吴子健表示,这些研学项目体验性、互动性强,在扩展学生视野,增强探知欲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优秀中华文化中汲取更多养分。

  文化搭桥促进青年交流

  此次仡佬族研学活动是“港澳青少年民族文化研习计划”的延续。

  “港澳青少年民族文化研习计划”自2010年启动至今,逐渐成为香港、澳门青少年到内地学习交流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截至目前,已有千余名港澳青少年到内地开展研习活动。

  十多年来,通过该计划,港澳青少年到访了20多个民族聚居地。多彩民族文化在内地与香港之间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到贵州研习仡佬族文化前,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学生刘羽真还曾去过云南、天津等地。在云南西双版纳,她和同学们主要研习的是傣族文化。刘羽真说,通过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研习活动,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多彩民族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7月1日,“香港青少年仡佬族文化研习活动”在贵州省遵义市启动。新华社发(张志磊 摄)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常务副会长余昭科表示,对香港青少年开展中华文化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象且丰富。通过到民族地区研学,香港学生不仅能看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包容性。

  “希望今后能在一些民族地区建立港澳青少年活动基地,常态化开展港澳学生民族文化研习活动。同时也希望邀请更多内地青少年到香港交流,感受回归祖国后的香港发展新面貌。”余昭科说。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7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