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姑娘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人口213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盘瑶”、“过山瑶”、“顶板瑶”、“白裤瑶”等30多种称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但部分地区的瑶族语言属苗瑶语族苗语支,或壮侗语族。瑶族多通汉语、壮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瑶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林业和狩猎,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瑶族宗教信仰复杂,巫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导;除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盘王节、祭春节、达努节、耍歌堂、啪嗄节等。
按照传统习俗,瑶族对祖先很尊敬,在进餐之前先念祖先几辈姓名,表示祖先先尝后子孙才能受用,尤其对丰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节日必备猪肉、鸡、鸭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饭时老人和尊贵的客人须坐上座。
盐在瑶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因为瑶区不产盐,但又不能缺少盐。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俗叫“盐信”,凡接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瑶族祭神,一般用猪、鸡、鸭、蛋、鱼等食品(忌用狗、蛇、猫、蛙肉)。瑶族典型食品有油茶(传统饮料)、鮓(著名的宴宾佳肴)、粽粑(节日食品)、荷包扎(节日菜肴)等。
瑶族是善舞的民族,长鼓舞是其传统舞蹈之一,主要在还愿即祭祀历代先人(以传说中的“盘古大王”为始祖)时的表演。它所用的鼓像瑶族生产工具——舂杵,也称为“舂杵舞”或“舂杵把戏”。表演长鼓舞,一般在还愿的第二天清早,即开坛请圣完毕过后进行,表演的人数不限。
(据新华网资料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