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赞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强调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扎实有力的新举措。《报告》对港澳部分的阐述,针对性强,政策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相信会进一步鼓舞香港同胞抓住国家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战胜当前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报告》对今年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贯穿了中央“稳中求进”的指导方针。“稳”和“进”互为条件,没有“稳”,“进”就没有基础;不讲“进”,则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习近平副主席前天参加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联组会讨论时指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开拓前进的总要求,对做好港澳工作也有借鉴意义。对此我非常赞同。回归15年来,“一国两制”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香港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同时,正面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新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自身也有一些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因此同样需要稳中求进。“稳”,就是把回归15年来“一国两制”实践的成果保持住、巩固好。“进”,就是根据环境和形势的变化,谋求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把“一国两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前段时间,在两地往来中出现了个别摩擦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人士对由此给两地交流合作带来的影响感到担忧。对两地交流合作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应该怎么看?我谈几点个人看法。
第一,内地与香港深化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对双方都有利。回归15年来,香港与内地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对两地经贸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CEPA及其8个补充协议,自由行,粤港、京港、沪港三大区域合作机制,《粤港合作框架协议》,跨境大型基建项目,支持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等一大批挺港措施。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港澳单列成章,去年李克强副总理访港期间,又代表中央政府宣布了六个方面36项政策措施,极大地消除了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中的制度性障碍,明确了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定位,为香港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与此同时,香港也以自己特有的优势,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截至2011年底,香港在内地的直接投资项目累计30多万个,比1997年增长近一倍;内地实际使用港资累计4662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近三倍;香港对内地的贸易依存度已超过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的总和。现在,在内地就业的港人有17万多,在内地登记注册的港资法人企业超过11万家。香港制造业整体北移,不仅对内地省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起到了助推作用,也极大地拓展了香港自身的发展空间,促进了香港经济转型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提升。面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香港能够有比欧美等其他金融中心更出色的表现,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两地经济进一步融合是必然趋势。
现在,两地交流合作正由过去以投资、经贸为主,向经贸、文化、社会、民生合作及人才交流宽领域、全方位拓展。比如,国家科技部已在香港设立了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香港有35名专家学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不久前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香港就有14名科学家和7 个项目榜上有名。现在在香港高校就读的内地学生和在内地高校学习的香港学生各有1万多人,香港还有1万多名跨境学童。从今年开始,内地63所院校将凭香港文凭考试成绩免试招收3000多名香港学生。所有这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成为两地相互促进、共创繁荣的重要平台。
对于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合作,香港社会总体看法正面。香港中文大学去年的多次民调显示,当受访者被问到“你希望下任特首强调香港与内地保持一定距离多些,或是强调与内地加强融合”时,认为应与内地加强融合的占六成半。香港回归以来的实践证明,不论是经济发展比较顺畅的时候还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加强两地交流合作都是抵御风险、互利共赢、谋求更大发展的推动力量。这既是香港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第二,两地交流合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应该客观看待。我认为,这些问题是在两地交流合作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是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中国这么大,各地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不一,差异是客观存在。这种差异,不仅内地与香港之间存在,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之间同样存在,更何况香港与内地有着不同的历史境遇、文化氛围、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两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发展阶段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别。如果我们把现在香港和内地的差别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与回归前相比,就会发现这种差别已经大大缩小了。据统计,去年内地访港旅客已达到2810万人次,比1997年的236万增加了11倍。如此大规模的人员往来,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摩擦,似可不必大惊小怪。
第三,两地交流合作中产生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应该以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对两地交流中出现的个别现象,既要认真对待,又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不可走回头路。内地人到香港买奶粉、买名牌、买房子,一方面拉动了香港的消费,扩大了就业,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又拉高了物价,对市民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港人有些抱怨完全可以理解。过去,香港人到深圳购置物业,也一度抬升了深圳的房价,市民也有一些反应,但现在这方面的抱怨明显减少了。发展中的问题还要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对此,我有几点建议。
3月6日,中联办主任彭清华与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香港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厅合影。大公报记者 冯慧婷 摄
一是正确看待两地差异,尊重港人生活方式。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情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其中一个深层原因,是部分港人在两地合作不断深化、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对自身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念会否受到冲击的忧虑。许多人一方面赞成两地经济融合并从中受益,一方面又担心被同化,丧失原有价值。事实上,这种担心回归前就存在并且更加严重。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央政府做出香港社会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的郑重承诺,并通过基本法予以确认,舞照跳,马照跑,股照炒,极大地解除了港人的担忧。回归15年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得到成功落实,香港同胞对此有深切感受,国际社会也给予高度评价。应该说,两地交流中发生的个别摩擦事件,并不涉及根本方针、制度和法律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看待两地差异,尊重两地差异,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问题。我相信,这不仅是香港市民的期望,也是内地同胞的期望。内地人去香港,与去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有什么不一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看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行资本主义的香港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不同。从这个角度看,保持香港自身特色是香港的生命力之所在。
二是妥善处理偶发事件,理性做好疏导工作。现在内地每年有数以千万计游客到香港观光购物,香港人对此是真诚欢迎的。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峻的时候,香港的游客仍持续增长,市场畅旺,市民受惠。这固然得益于内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也尽显了香港“东方之珠”的独特魅力。我相信,没有人想把香港的大门关起来。前不久,由一内地小童在地铁进食引发的争议,借助网络迅速放大,个别人士的言论火上浇油,蔓延成了一个被广泛关注和卷入的公众事件,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样的事情今后难免不再发生,关键是要客观看待,理性解读,积极疏导,建设性化解,不要因小失大,因噎废食。最近有自称“中国公民”的深圳网友自费在香港报纸刊登一则“香港人,谢谢你”的广告,就引起了两地民众的温馨回应和广泛共鸣。
三是创新两地合作机制,切实加强沟通协调。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两地在各领域的合作机制不断建立健全,为处理两地交往中发生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机制保障。随着两地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和深化,原有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产生。因此,必须适应新的情况,不断完善和创新两地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妥善处理存在的各种问题。譬如,内地“双非”家庭孕妇到香港生子,挤占香港公共医疗资源,引起许多香港市民不满。这次“两会”上,一些代表和委员也对此表达了意见,提出了建议,希望两地联手妥善处理。“两会”新闻发言人就此做出积极表态,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已采取相应措施。中央有关部门还准备在“两会”期间直接听取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我相信,只要各方共同努力,这个问题就一定会得到有效遏制并最终妥善解决。
习副主席在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联组会上强调,推动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既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国两制”的内在优势。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两地合作一定会继续结出累累硕果,长久惠及两地同胞。中联办将一如既往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两地交流合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本届港区人大代表的任期已经进入最后一年。几年来,各位代表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积极推动香港与内地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两地交流的重要使者。能与各位代表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起共商国是,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让我们彼此激励,完成好任期内的各项工作,在爱国爱港的旗帜下,团结广大香港同胞,继续为国家的改革发展和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3月6日,香港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厅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向媒体开放。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